跳到主要內容

[FW] 高度近视患者盲和低视力情况及相关因素分析


高度近视患者盲和低视力情况及相关因素分析
刘兴亮1, 1, 杨建华1, 唐文婷1, 薛安全2
page1image2656 page1image2816 page1image2984
作者单位:1(610500)中国四川省成都市,成都医学院第一附属 医院眼科;2(325000)中国浙江省温州市,温州医科大学附属眼 视光医院 作者简介:刘兴亮,硕士,医师,研究方向:眼视光斜弱视通讯作者:薛安全,硕士,主任医师,研究方向: 屈光手术. 13736937098@ 163. com
收稿日期: 2016-05-20 修回日期: 2016-08-09 Analysis on low vision and blindness in
high myopic patients
Xing-Liang Liu1 , Qian Yu1 , Jian-Hua Yang1 , Wen- Ting Tang1 , An-Quan Xue2
1Department of Ophthalmology, the First Affiliated Hospital of Chengdu Medical College, Chengdu 610500, Sichuan Province, China;2Eye Hospital Affiliated to Wenzhou Medical University, Wenzhou 325000, Zhejiang Province, China
Correspondence to: An - Quan Xue. Eye Hospital Affiliated to Wenzhou Medical University, Wenzhou 325000, Zhejiang Province, China. 13736937098@ 163. com Received:2016-05-20 Accepted:2016-08-09
Abstract
AIM: To describe the prevalence and analysis on relevant factors of low vision and blindness in high myopic patients.
METHODS: A total of 612 high myopic patients (1111 eyes) treated in our hospital from Jan. 2010 to Dec. 2013, whose spherical equivalents - 6. 0D and axial lengths 25. 5 mm, were enrolled in the study. World Health Organization ( WHO ) standard was used for low vision and blindness, the clinical data of all enrolled patients were analyzed retrospectively. Additionally, the relative factors including age, sex, axial length, posterior staphyloma and family history were analyzed by multiple logistic regression to find out the possible risk factors associated with low vision and blindness. RESULTS: WHO standard was used, 86 eyes (7. 7%) were blindness, and 172 eyes (15. 5%) were low vision respectively. Logistic regression analysis revealed that low vision and blindness in high myopic patients was independently associated with age, axial length and posterior staphyloma (P<0. 05). It was not associated with gender and family history of high myopia (P>0.05). Twenty- one eyes (9. 1%) and 51 eyes (12. 5%) had
visual impairment in age 6 - 20 and age 21 - 40, respectively. Amblyopia was the most frequent cause of visual impairment in the two groups, 17 eyes (81. 0% ) in age6-20and30eyes(58.8%)inage21-40, respectively. One hundred and five eyes (32. 5% ) and 81 eyes (54.4%) had visual impairment in age 41-60 and > 60 respectively. Fundus lesions were the most frequent cause of visual impairment in the two groups, 86 eyes (81.9%) in age 41-60 and 75 eyes (92.6%) in age >60 respectively.
CONCLUSION: High myopia injure the vision of patients seriously. Age, axial length and posterior staphyloma are independent risk factors associated with low vision and blindness in high myopic patients. Amblyopia is the most frequent cause of visual impairment for adolescents, and fundus lesions is the most frequent cause for middle-aged and elderly men. KEYWORDS:high myopia; low vision; blindness
Citation:Liu XL, Yu Q, Yang JH, et al. Analysis on low vision and blindness in 612 high myopic patients. Guoji Yanke Zazhi(Int Eye Sci) 2016;16(9):1705-1708
摘要 目的:探讨高度近视患者的视力损伤情况及相关因素方法:对我院就诊的高度近视患者 612 1111 眼的就诊 资料进行回顾性研究,根据 WHO 制定的盲和低视力标 准,分析高度近视盲和低视力情况采用 Logistic 回归分 析高度近视盲和低视力的相关因素结果:共收集高度近视患者 612 1111 ,其中达到盲 标准的共 86 (7. 7% ),达到低视力标准的共 172 (15. 5% );年龄眼轴长度后巩膜葡萄肿均是高度近视 盲和低视力的独立危险因素(P<0. 05),性别家族遗传 史与患者盲和低视力无显著相关性(P>0. 05);6 ~ 20 岁 组(232 )、21 ~40 岁组(407 )视力损伤眼分别有 21 (9.1%)51 (12.5%),其中弱视是两组患者视力 损伤的主要原因,分别有 17 (81. 0%) 30 (58郾8%);41 ~60 岁组(323 )、>60 岁组(149 )视力 损伤眼分别有 105 (32. 5% )81 (54. 4% );其中眼 底病变是两组患者视力损伤的主要原因,分别有 86 (81. 9% )75 (92. 6% )。 结论:高度近视对视力的损伤严重,年龄眼轴长度及后 巩膜葡萄肿是独立危险因素弱视是青少年患者视力损 伤的主要原因,眼底病变是中年以上患者视力损伤的主 要原因
1705
page1image34912
国际眼科杂志 20169 16 9 http://ies.ijo.cn 电话:029鄄82245172 82210956 电子信箱:IJO. 2000@ 163. com
page2image1504
关键词:高度近视;低视力;
DOI:10. 3980 / j. issn. 1672-5123. 2016. 9. 27
引用:刘兴亮, 喻谦, 杨建华, . 高度近视患者盲和低视力情 况及相关因素分析. 国际眼科杂志 2016;16(9):1705-1708
1 性别
男性
高度近视患者盲和低视力情况与年龄性别的关系(% )
page2image4400 page2image4560
0 引言
高度近视是导致盲和低视力的主要疾病之一[1] ,中 国的几项以人群为基础的大样本研究均表明高度近视仅 女性 次于白内障,是盲和低视力的第二位原因[1-3] 大陆对成 人的研究表明,盲和低视力的患者中,7. 7% ~ 11. 0% 是 高度近视所引起[1-2] ,而台湾的研究其占比例更高,
12. 5% [3] 在香港,10. 6% 盲人患者是高度近视所造成 的,高度近视是视力损伤的主要原因之一[4] 本研究通 男女合计 过对 612 例高度近视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探讨高 度近视患者盲和低视力情况及相关因素
1 对象和方法
1.1对象 选择2010-01/2013-12在成都医学院第一附 属医院就诊的高度近视患者,符合年龄逸6 ,等效球镜
度小于
-6. 0D,且眼轴大于 25. 5mm 的患者共 612 1111 眼作为研究对象, 其中男 249 452 ,363 659
,6 ~20 124 232 ,21 ~40 岁共219 407 ,41 ~
60
岁共 183 323 ,逸61 岁共 86 149 ;平均年龄
38. 17依17. 71 ,平均屈光度数-14. 64依5. 02D,平均眼轴 长度29.35依3.01mm。 排除严重影响视力的其他眼部疾 病史,如角膜炎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严重葡萄膜炎严 重白内障有严重眼外伤史等盲和低视力诊断标准:
WHO 对视力损伤的诊断标准:双眼中视力较好眼最
佳矫正视力
<20 / 60 逸20 / 400 为低视力,最佳矫正视力
<20 / 400 为盲,或中心视野臆10毅也归为盲
1. 2 方法 所有入选患者均进行了详尽的眼科检查包
: 最佳矫正视力和屈光度数检查(无法配合的儿童行 检影验光,其余患者行主觉验光,其结果作为最佳矫正视 力和屈光度数的结果);裂隙灯检查裂隙灯加 90D 前置 镜行眼底检查、IOL Master 检查、B 光学相干断层扫描
( OCT) 、眼底彩色照相等采取双份独立录入资料,由两 名研究人员对每一位患者相关资料进行分别独立录入, 并对两份资料进行对比,如有差别则对原始资料进行
核对

统计学分析:使用 SPSS 15. 0 统计软件,计量资料以 均数标准差表示,单因素分析中,计量资料的比较采用 t 检验,分类资料的比较采用 2 检验多因素分析采用
logistic 回归分析,P<0. 05 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 1 盲和低视力情况 612 例患者共 1111 眼中达到盲标
准的共
86 (7. 7%),达到低视力标准的共 172 (15郾5%)。6~20岁组共232眼中视力损伤眼有21(9.1%)、21~40岁组共407眼中视力损伤眼有51(12.5%)、41~60岁组共323眼中视力损伤眼有105(32.5%),>60岁组149眼中视力损伤眼有81(54郾4%),各组患病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2 =71.38,P<
年龄() 受检眼数 6 ~ 20 126
21 ~ 40 167
41 ~ 60 110

>60 49 所有年龄组 452 6 ~ 20 106 21 ~ 40 240 41 ~ 60 213 >60 100 所有年龄组 659 6 ~ 20 232 21 ~ 40 407 41 ~ 60 323 >60 149
所有年龄组 1111

0(0. 0)
7(4. 2) 11(10. 0) 15(30. 6) 33(7. 3) 2(1. 9) 4(1. 7) 18(8. 4) 29(29. 0) 53(8. 0) 2(0. 9) 11(2. 7) 29(9. 0) 44(29. 5) 86(7. 7)
低视力
14(11. 1) 16(9. 6) 18(16. 4) 15(30. 6) 63(13. 9) 5(4. 7) 24(10. 0) 58(27. 2) 22(22. 0) 109(16. 5) 19(8. 2) 40(9. 8) 76(23. 5) 37(24. 8) 172(15. 5)
page2image26840
1706
3 讨论
在我国,高度近视不仅患病率高[5] ,而且导致患者盲 和低视力的比率也很高。 Gao [6] 在邯郸地区的研究中
0. 01),随年龄增加患病率逐渐升高男性患者共 452 眼 中视力损伤眼有 96 (21. 2% ),女性患者共 659 眼中视 力损伤眼有162(24.6%),两者差异无统计学意义(2 = 0. 42,P>0. 05),见表 1。
2. 2 盲和低视力相关因素分析 非视力损伤的患眼平均 屈光度数为-13. 63依4. 56D,平均眼轴长度为 29. 00依 2郾32mm;视力损伤的患眼平均屈光度数为-18. 24依 4郾 93D,平均眼轴长度为 30. 72依4. 59mm;两组患眼屈光 度数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13.05,P<0.01)、眼轴长度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7.74,P<0.01)。 非视力损伤的 患眼共 853 ,其中有后巩膜葡萄肿者共 560 (65郾 7% ),视力损伤的患眼共 258 ,其中有后巩膜葡萄 肿者共 237 (91. 9%),两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2 = 67. 11,P<0. 01)。 非视力损伤的患眼共 853 ,其中有 高度近视家族史者共 195 (22. 9% ),视力损伤的患眼 共258 ,其中有高度近视家族史者共有 62 (24郾0%),两者差异无统计学意义(2 =0.06,P>0.05)。 Logistic 回归分析中,将年龄性别眼轴长度后巩 膜葡萄肿高度近视家族史均纳入分析中,采用后退法似 然比检验筛选自变量其结果显示,年龄眼轴长度后 巩膜葡萄肿是高度近视患者视力损伤的独立危险因素 (P<0. 05),性别家族遗传史与高度近视患者是否视力 损伤无显著相关性(P>0. 05),见表 2。 2.3各年龄组盲和低视力的原因 6~20岁组、21~40 岁视力损伤眼分别有 21 眼和 51 ,其中弱视导致的视 力损伤所占比例最高,分别有 17 (81. 0%)30 (58.8%);41~60岁组、>60岁组视力损伤眼分别有105 眼和 81 ,其中眼底病变导致的视力损伤所占比例最 高,分别有86(81.9%)75(92.6%)。 眼底病变 导致的视力损伤所占比例随年龄增大而增大,见表 3。
page3image520
Tel:029鄄82245172 82210956
Email:IJO. 2000@163. com
2 高度近视盲和低视力相关因素的 Logistic 回归分析
page3image2600
因素 年龄()
眼轴长度( mm) 性别
后巩膜葡萄肿 高度近视家族史
6 ~20 21 ~ 40 41 ~ 60 >60
25. 50 ~ 29. 00 29. 01 ~ 32. 00 >32. 00
回归系数 b -0. 70
0.08 0.64
0.75 1.54 0.40 1.61 0.33
回归系数标准误 SE 0.36
0.79 0.82
0.29 0.35 0.22 0.49 0.71
OR(95% 置信区间)
1. 00 0.50(0.25~1.01) 1.61(1.10~2.52) 2.63(1.20 ~5.76)
1.00 2.12(1.19~3.78) 4.69(2.34~9.38) 1.49(0.96 ~2.31) 4.99(1.90 ~13.13) 1.38(0.35 ~5.53)
Walds
10. 44
19.35
3.17 10.61 0.21
P
<0. 01
<0.01
0.08 <0.01 0.6
Int Eye Sci, Vol. 16, No. 9, Sep. 2016 http: / / ies. ijo. cn
page3image15856 page3image16016
3 高度近视患者各年龄组盲和低视力原因
来说,随年龄增长,患者眼轴增长,近视度数加深及后巩膜 葡萄肿的发生和加重,引起高度近视性眼底病变增多病 变加重,从而导致了更差的视力
研究表明,女性是高度近视发生的危险因素之一[12] , 本研究资料也显示女性高度近视患者更多(59. 3% ),但 并没有导致更大比率的视力损伤,提示女性高度近视患者 并不意味着比男性高度近视患者更差的视力预期一般 认为高度近视的发生与遗传因素相关[13-14] ,既往的研究 也发现了大量与高度近视相关的基因然而,本研究发现 高度近视家族史并不是高度近视患者盲和低视力的危险 因素,提示尽管有家族史的人群会更容易出现高度近视, 但并不意味着更容易致盲
高度近视会引起严重的眼底病变,如黄斑劈裂 (foveoschisis)、黄斑裂孔视网膜脱离脉络膜新生血管黄斑萎缩(macular atrophy)[15] ;部分高度近视患者未及 时有效矫正屈光不正屈光参差等而形成弱视;或者,因合 并眼底先天性疾病而致盲,如视网膜色素变性,视锥细胞 营养不良视神经发育不全等,这些都是高度近视易导致 严重视力障碍的原因本研究发现不同年龄阶段的高度 近视患者,其导致视力障碍的主要原因不同对于 40 岁 之前的患者,弱视是其主要的原因,尤其是 20 岁之前的患 者,有超过 8 成是由弱视所导致,提示及时发现和有效治 疗弱视对高度近视的儿童患者非常重要,是有效预防其形 成不可逆的严重视力障碍的重要手段大于 40 岁以上的 高度近视患者其视力损伤患病率明显较低年龄组的患者 高,其视力损伤的主要原因是高度近视引起的各种眼底病 变,其比例占 80% ~ 90% 以上。 Hayashi [16] 通过对 429 位高度近视患者平均 12a 的随访观察,发现随访过程中近 视性视网膜病变进展者较未进展者其后巩膜葡萄肿的发 生率明显更高,认为高度近视患者 40 岁左右时,由于其后 巩膜葡萄肿的进一步加重,豹纹状眼底进展到下一阶段, 如视网膜弥漫性萎缩漆裂纹等,其眼底病变的进展会相 对加快,从而容易导致严重的眼底病变据此,Hayashi 等 对传统近视性眼底病变的分期中将后巩膜葡萄肿作为 M2 期的临床表现提出了质疑,认为后巩膜葡萄肿是近视性眼 底病变的原因而非结果如前文所述,本研究中发现高度
1707
page3image24024
年龄组 ()
6 ~ 20

21 ~ 40 41 ~ 60 >60
疾病名称 低视力
眼 构成比(%)
眼底病变 1 5.3

眼 构成比
(%)
1 50.0 1 50.0 0 0 7 63.6 2 18.2
page3image28184 page3image28344 page3image28504 page3image28664 page3image28824
弱视 16 眼底先天异常 2
眼底病变 12 弱视 28
84.2 10.5 30.0 70.0
眼底先天异常 0 0.0 2 18.2 眼底病变 61 80.3 25 86.2
弱视 14 18.4 2 6.9 眼底先天异常 1 1.3 2 6.9
眼底病变 34 91.9 41 93.2 弱视 0 0 0 0
眼底先天异常 3 8.1 3 6.8
page3image33688
报道了高度近视患者中双眼视力损伤患病率为 24. 6% 。 Shih [7] 552 位台湾的高度近视患者的研究中显示 40 ~ 59 岁患者视力损伤患病率为 10. 8% ,逸60 岁的患者视力 损伤患病率为56.0%。 本研究结果也显示高度近视患者 视力损伤的高患病率,其中双眼低视力患病率为 9郾 3% , 双眼盲的患病率为 1. 5% 。
既往的研究表明年龄眼轴长度和近视度数是高度近 视眼底病变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6,8-9] 随着年龄的增 加眼轴长度的进行性增长,巩膜胶原纤维形态和机构发 生改变,从而导致巩膜的坚固性下降对扩展的敏感性降 低,巩膜过度扩张眼球后极部的过度扩张导致后巩膜葡 萄肿的发生和逐渐加重,造成巩膜脉络膜和视网膜均变 薄;变薄和扩张的脉络膜可导致毛细血管狭窄和阻塞,从 而导致视网膜和脉络膜进一步变薄萎缩,抗机械牵拉的 降低和脆性增强使其容易发生视网膜退行性变视网膜裂 孔脉络膜新生血管( CNV) 及其他眼底病变[10] 眼球的 过度扩张同时也导致视网膜劈裂和玻璃体液化腔隙形 成,如果局部增厚的玻璃体与变性的视网膜形成玻璃体视 网膜牵拉就容易导致视网膜裂孔和脱离的形成[11] 本研 究发现年龄眼轴长度患后巩膜葡萄肿是高度近视患者 盲和低视力的独立危险因素推测对于高度近视的患者

国际眼科杂志 20169 16 9 http://ies.ijo.cn 电话:029鄄82245172 82210956 电子信箱:IJO. 2000@ 163. com
page4image1464
近视患者年龄眼轴长度及患后巩膜葡萄肿是视力损伤的 独立危险因素,推测随年龄增长,尤其对于 40 岁以上的高 度近视患者,其后巩膜葡萄肿进行性加重,眼轴进一步延 长,眼底病变的进展加快加重,所以视力显著下降因 而,本研究赞同 Hayashi 等的观点,认为后巩膜葡萄肿是 高度近视眼底病变发展和视力下降的促进因素,把它作为 眼底病变的表现形式之一有欠妥当所以针对后巩膜葡 萄肿进行性加重和眼轴进一步增长的治疗或许能有效防 止或缓解患者视力损伤的发生
高度近视作为重要的致盲眼病而越来越受到重视,尤 其对于亚洲国家的研究者们本研究发现高度近视患者 的高视力损伤患病率与年龄增长眼轴延长及后巩膜葡萄 肿的发生密切相关,其原因可能是上述因素导致了高度近 视眼底病变的发生和加重所以,有必要对未形成严重视 力障碍的高度近视患者进行长期随访,以防止严重的眼底 病变的发生和发展
参考文献
1 Xu L, Wang Y, Li Y, et al . Causes of blindness and visual impairment in urban and rural areas in Beijing: the Beijing Eye Study. Ophthalmology 2006;113(7):1134. e1-1134. e11
2 Liang YB, Friedman DS, Wong TY,
et al . Prevalence and causes of low vision and blindness in a rural Chinese adult population: the Handan Eye Study. Ophthalmology 2008;115(11): 1965-1972
3 Hsu WM, Cheng CY, Liu JH, et al. Prevalence and causes of visual impairment in an elderly Chinese population in Taiwan: the Shihpai Eye Study. Ophthalmology 2004;111(1): 62-69
4 Michon JJ, Lau J, Chan WS,
et al. Prevalence of visual impairment, blindness, and cataract surgery in the Hong Kong elderly. Br J Ophthalmol 2002;86(2):133-139
5 Sun J, Zhou J, Zhao P,et al. High prevalence of myopia and high myopia in 5060 Chinese university students in Shanghai. Invest
Ophthalmol Vis Sci 2012; 53(12):7504-7509
6 Gao LQ, Liu W, Liang YB,
et al . Prevalence and characteristics of myopic retinopathy in a rural Chinese adult population. Arch Ophthalmol 2011;129(9):1199-1204
7 Shih YF, Ho TC, Hsiao CK,
et al . Visual outcomes for high myopic patients with or without myopic maculopathy: a 10 year follow up study. Br J Ophthalmol 2006;90(5): 546-550
8 Liu HH, Xu L, Wang YX,
et al. Prevalence and progression of myopic retinopathy in Chinese adults: the Beijing Eye Study. Ophthalmology 2010;117(9): 1763-1768
9 Asakuma T, Yasuda M, Ninomiya T,
et al . Prevalence and risk factors for myopic retinopathy in a Japanese population: the Hisayama Study. Ophthalmology 2012;119(9):1760-1765
10 Zejmo M, Formi俳ska - Kapuscik M, Pieczara E,
et al. Etiopathogenesis and management of high-degree myopia. Part I. Med Sci Monit 2009;15(9):199-202
11 Jones D, Luensmann D. The prevalence and impact of high myopia.
Eye Contact Lens 2012; 38(3):188-196
12
莫亚, 王明芳, 周绿绿. 高度近视患者 167 例临床分析. 国际眼 科杂志 2010;10(2):218-221
13 Li J, Gao B, Guan L,
et al . Unique variants in OPN1LW cause both syndromic and nonsyndromic X-linked high myopia mapped to MYP1. Invest Ophthalmol Vis Sci 2015;56(6):4150-4155
14 Li J, Jiang D, Xiao X,
et al . Evaluation of 12 myopia-associated genes in Chinese patients with high myopia. Invest Ophthalmol Vis Sci 2015; 56(2):722-729
15 Verkicharla PK, Ohno - Matsui K, Saw SM. Current and predicted demographics of high myopia and an update of its associated pathological changes.
Ophthalmic Physiological Optics J Br College Ophthalmic Opticians 2015;35(5):465-475
16 Hayashi K, Ohno-Matsui K, Shimada N,
et al . Long-term pattern of progression of myopic maculopathy: a natural history study. Ophthalmology 2010;117(8): 1595-1611 



http://ies.ijo.cn/cn_publish/2016/9/201609027.pdf


留言

這個網誌中的熱門文章

[FW] [PTT] [閒聊] 一輩子最後悔的是使用軟式隱形眼鏡

作者 nininana00 (nina...很開心?不是鮮?/) 看板 WomenTalk 標題 [閒聊] 一輩子最後悔的是使用軟式隱形眼鏡 時間 Fri Feb 23 15:42:53 2018 我今年27歲 使用軟式隱形眼鏡將近12年 目前眼睛開始畏光、無法對焦、容易頭暈、配新眼鏡還是無法看得很清楚,要開始賺錢買 藥 像我是非常需要眼睛器官來生活、工作、娛樂、交友、吸收新知與對他人展現尊重的行為 的 可能你會說你不戴超時、認真清潔、定時去蛋白等,但你不否認還是偶爾會有不舒服和發 炎 角膜在長期使用軟式隱形眼鏡後 即使拔掉後沒事,但其實已經產生不良後果與角膜變異。簡單來說在重複的戴戴、拔拔中 , 很少發炎、不舒服的我,大概沒有注意到眼睛不舒服在抗議,到現在已經都沒戴隱眼一陣 子 另外新生血管與乾眼症等容易引發發炎、癢、畏光、流淚等太常見就不說了 這是戴隱形眼鏡必然的結果,無論日拋月拋,更慘是還使用彩拋或是放大片,這些產品昂 讓 眼睛看不清楚、還沒30眼睛開始退化、還沒40眼睛得老花等 都是身邊朋友戴隱眼的後遺 症 總歸一句:丟掉軟式隱形眼鏡! 如果不得已一定要用隱形眼鏡,請務必去配硬式的!硬式也可以像沒近視那樣好看,只是 他 總之,愛漂亮也不要忽略眼睛健康,常常看到商店的櫃哥櫃姐戴放大片一眼發炎或充滿血 絲 請大家 買硬式 買硬式 買硬式 戴眼鏡 戴眼鏡 戴眼鏡 這兩個都是可以的,一開始都不要碰軟式隱眼最好! 想當初因為學生經費配置上覺得軟式便宜才購買,但長期來看,一副至少可以用三年 500 0? 為了大家的眼睛健康,求求大家不要再戴軟式了! 希望在這裡和各位年輕、健康的角膜擁有者分享,用一個曾經我也是健康的角膜擁有者角 度留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來自: 101.15.5.236 ※ 文章網址: https://www.ptt.cc/bbs/WomenTalk/M.1519371776.A.ABD.html → O187 : 硬式就不傷? 02/23 15:50 推 MissFaye : 還能雷射嗎?不行的話戴眼鏡吧 02/23 15:50 推 Leesanity : 02/23 15:51 → nininana00 : 軟式含水會吸走眼睛水分導致眼疾,硬...

[FW] 近視雷射手術│PRK Lasek Lasik

NOV  30  FRI  2012  近視雷射手術│PRK Lasek Lasik  分享:       *♡*♡*♡*♡*♡*♡*♡*♡*♡*♡*♡*♡*♡*♡*♡*♡*♡*♡*♡*♡*♡*♡*♡*♡*♡*♡*♡*♡*♡*♡*♡*♡*♡*♡*♡*♡*♡*♡*♡*♡*♡* [ 以下照片有些是素顏 請勿驚嚇  >”<] 戴了 26 年的眼鏡,先天遺傳的高度近視加上弱視,身為女孩兒的我,脫下隠形眼鏡後就是要戴著一副厚重的眼鏡,就這樣跟著我 26 年,在還沒做近視雷射手術前我的鏡片度數為左眼近視 1200  閃光 300 +  右眼近視 1250  閃光 250 度  [ 在散完朣後測量也是這樣的度數 ] ,在沒散朣之前機器測量裸視二眼鏡視其實都高逹 1,400 度,因為我在 2007 年時配眼鏡覺的 1200 多度的其實我就看的到了,沒有配到完全看的清楚的狀態。在這裡順便說一下,在我 17 歲時到國泰綜合醫院找林思源醫師,醫師建議我戴硬的 BOSTON 穩形眼鏡來校正散光,原因是因為我當時閃光颰到左眼 425 度而右眼也到 400 度,閃光太高導致我的視網膜即將有破洞,所以我補過二次視網膜,我每年都會去做一到二次的視力檢查跟眼底檢查,所以在我配戴硬的隠形眼鏡三年後,閃光的確有明顯的改善,降到現在的左眼 300 度右眼 250 度,因為我天天戴,一到三年內真的就有效果,雖然硬的 BOSTON( 視全 ) 隠形眼鏡最高等級高透氧的一副要價 7500 左右,但是閃光減輕了許多,也很值得。 硬式穩形眼鏡的優點缺點請見這篇 *♡*♡*♡*♡*♡*♡*♡*♡*♡*♡*♡*♡*♡*♡*♡*♡*♡*♡*♡*♡*♡*♡*♡*♡*♡*♡*♡*♡*♡*♡*♡*♡*♡*♡*♡*♡*♡*♡*♡*♡*♡* 平時戴的眼鏡的鏡片,我使用超超超薄的塑膠鏡片比較輕 [ 注意是三個 ” 超 ”) ,光鏡片就要 8,000 大洋,配好一付眼鏡也都要破萬的了,再者就是我的鼻子被厚重的眼鏡壓了二道痕跡,戴了 26 年留下來的,不認識我的人都會以為我的鼻子是整型做出來的 [ 囧 ] ,而且已經有不少人問我說為什麼不去做鏡...

[FW] 高雄。黎明眼鏡。驗配硬式隱形眼鏡心得+十年經驗分享

話說將將配戴硬式隱形眼鏡默默地也十年了 最近身邊剛好有兩位朋友第一次配戴硬式隱形眼鏡 詢問我一些經驗和心得 加上我的硬式隱形眼鏡又意外地掉了!!!(杯具) 想說配戴這十年來,心得和繳的學費也算不少 上來分享一下~ 配戴硬式重要的是評估弧度和直徑的技術,過程很繁瑣, 所以如果去一般連鎖眼鏡行,大部分都會勸退 「現在比較流行軟式,很少人在戴硬式啦」(鄙視的口氣) 「硬式戴起來很不舒服喔!!」(威脅的口氣) 「硬式很危險,你想想一片玻璃在你眼睛裡破掉的樣子!!」(驚恐的口氣) 以上都是聽朋友說的真實案例 強烈建議去專門驗配硬式隱形眼鏡的店家或診所驗配 將將配戴硬式隱形眼鏡大概換過三副, 第一次配是在十年前,完全沒有做功課, 覺得有醫生加持的眼鏡行應該比較值得信賴, 就選擇了新莊藍主任眼科裡的附設眼鏡部, 因為歷史久遠已經不太記得配戴的過程, 只記得問了很多問題(像是洗眼鏡要滴幾滴水),問到驗光師有點不耐煩(我的錯)。 中間掉了兩次,因為有了硬式隱形眼鏡後, 將將就沒重配過一般眼鏡了,沒有一般眼鏡可以暫時替用, 所以直接請眼鏡行依舊的度數資料重做。 第三副重配時,貌似我前兩次掉都是掉同一眼, 以致於我另一眼已經使用了五年多,鏡片已經變形, 造成我的角膜也跟著變形,之前的弧度已經不適用了。 所以說硬式鏡片還是有壽命,過了兩年還是送回原廠檢查一下 照理說,要驗配硬式應該要讓眼睛休息一個禮拜沒戴硬式, 若有戴軟式也要休息一天, 不過因為我沒有一般眼鏡可以使用, 高度近視外加散光,買個臨時的軟式也很貴, 所以就硬要驗光師幫我配, 結果當然是不盡理想。 只記得眼球的弧度怎麼戴都不甚清楚,一直送回去工廠修都修不好, 後來就懶得追究了,降默默地也戴了四年(壞榜樣不要學我) 這次重配,開始懂得做功課,找了ptt上好評不少的 黎明眼鏡行 地址:高雄市鳳山區中山東路64號1樓 電話:07-747-4287 (要驗配硬式隱形眼鏡因過程約2小時,務必預約) 新裝潢,內部很乾淨舒適 本想拍個過程照片來分享,不過黎明眼鏡行表示是商業機密,不太方便.... 只好用口述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