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中1000度近視朋友的選擇眼鏡的途徑正確嗎?
生活中,我們經常會遇到用戶朋友如此感嘆!「我1000度近視左右,究竟該怎麼辦?選擇手術吧,又擔心後遺症和手術風險;選擇框架眼鏡吧,每次配製出的眼鏡總是那種厚厚的,圈層多多的,實在是太難看了,我根本不想戴"。
正如上文所述,實踐中很多1000度近視朋友都有同感。其實結合我國首份系統研究視覺健康的白皮書《國民視覺健康》書中指出,近視已經成為我國的「國病」:我國5歲以上的人群中,每3個人就有1個人是近視。5歲以上總人口中,近視比例為35.16%至39.21%,近視的總患病人數在4.37億至4.87億之間,其中,高度近視的比例在2.33%至2.47%之間,患有高度近視的總人口高達2900萬至3040萬。大家注意:高度近視人數的比例在整個近視人口中的比例雖然說不是很大,但預計也約在3000多萬人,而這其中大部分人都有文章開頭的疑問和經歷。非常的鬱悶。
也許你會說,1000度近視也沒什麼的。現在視光科技發達了,可以選擇的途徑很多,比如激光手術、RGP、晶體植入術或者隱形眼鏡,最簡單可以佩戴框架眼鏡等等。的確沒錯,但是我們在回答這個問題的同時,還是要顧及到那些對於激光手術條件不符的、佩戴RGP、隱形眼鏡不適應的一些高度近視群體,對於他們可選擇的途徑目前只有框架眼鏡。但是問題又回來了,框架眼鏡在高度近視領域中,目前針對1000度近視以上的「超薄眼鏡」,仍然存在邊緣厚、圈層多,質量重的弊端,這是一種通病現象,所謂的「超薄眼鏡」只不過是從鏡片的概念和折射率上來冠名,其實你仔細發現一下,身邊不乏存在啤酒瓶和手電筒的眼鏡群體,而且很多。那麼針對這些朋友有沒有更好的辦法或者途徑,使他們在佩戴眼鏡矯正視力上顯得更輕鬆更在自然呢?
在此冒昧自薦一下:當前如果對於自己佩戴的眼鏡不滿意或者期望追求更薄的眼鏡效果的,大家不妨考慮一下「碧波眼鏡,百度搜索一下就可以的。也許你會認為這是典型的廣告嫌疑,其實先不管它是不是廣告,逢空你先點擊瀏覽和參考一下或者嘗試一下,興許會有不一樣的收穫呢!就算不行,也不會太多的損失。畢竟21世紀資訊時代,互聯網很多新新事物和發展勢態,是無法用我們當前固有的心態去理解和認同的,而唯一的方法就是不斷提升我們的心智和認知,勇於去嘗試、去總結、去提升,而意想不到的收穫就會順其自然的來到我們身邊。難道不是嗎?
草根網絡視光師:張碧波敬上
https://kknews.cc/health/gqkm468.html
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