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祖堯非洲救盲,冀更多人關注
2016-01-06
關鍵字:
青光眼是香港頭號致盲殺手
舞台劇演員兼人氣廚神梁祖堯,其實還有一重身份——「奧比斯 Running Man」,早前率領 20 位本港跑手及捐款者,遠赴非洲完成埃塞俄比亞 10 公里國際路跑賽,與來自世界各地 4 萬名跑手,一同以汗水和腳步為當地眼疾病患者跑出光明希望,期望更多人關注救盲需要。
梁祖堯——將心比己
梁祖堯是第二次跟隨奧比斯到外國進行救盲探訪,今次更為特別,他兼以跑手身份在非洲大地上跑 10 公哩。直言跑步並非他那杯茶,卻被當地人的熱情完全融化:「由於是慈善賽,可以輕鬆慢慢跑,夾道市民見到我們是外國人,會走過來搭住我們膊頭唱歌、跳舞,氣氛難忘又開心。我本身甚怕跑步,此後鍾意了,這旅程帶給我很多。」
旅途另一重點是參觀眼科手術,眼科手術他在孟加拉看過,叫他感受尤深的是所到的埃塞俄比亞診所設備比孟加拉更簡陋。「我看的是砂眼手術,過程簡單:病人躺下,打麻醉針,然後以手術鉗拑着眼睛,以手術刀𠝹開進行手術,再縫針便成。手術成本僅十元美金,對我們來說微不足道,買個 Apps 已經差不多,但對病人來說,是重見光明的希望。」
護眼教育更重要
他說到埃國的偏遠診所,乘車動輒四、五個小時,經過顛簸的山路和溫帶草原,但兩旁不斷見人行行重行行。「行路是他們重要一環,無公車,到另一處地方行 20 公里稀鬆平常。見他們千里迢迢行來醫院,本身已盲咗,篤住拐杖由人照顧行來,意志好大,為改善生活的決心也很大。我們可做的是捐款,幫他們達成不因為砂眼而致盲的願景。」
梁祖堯還有一個難以忘懷的畫面:醫院裏躋滿小朋友,但有長者支着拐杖行入內時,小朋友立即如紅海分隔般開出一條通道,並摻扶老人家入內。「他們並非家人,而是發自內心的尊重長者,他們鄰里之間的愛護和緊密,我在香港或發展中國家未見過,這事令我反思很多。」
其後,他到了一間學校,在露天草地上看了一齣短劇。「內容是講注意眼睛健康,有事不要用生草藥來敷眼,是要睇醫生的。雖然聽不明白對白說甚麼,但完全理解內容,目的是教育學生,回到家教返家人要保護眼睛。教育從來重要,因為你不懂得從根源理解(眼睛健康),之後做幾多都不一樣了。」
以心理解失明
這次和他同行的還有女失明跑手傅提芬,相處多日,想問她很多事情,但不敢開口,怕觸動對方的傷口:「無謂因自己的好奇而撩起她的傷疤,掙扎了很久,在旅程結束的前兩晚吃飯,見她的手提電話一打開是以語音來表示有幾多個信息,於是打開了話匣子,如怎樣失明,青光眼是甚麼一回事,問了很多,學了很多。然後問她生活上事情、日常煮餸怎樣,原來她沒有為看不到東西耿耿於懷,她擁有的我沒有,大家是平等的。」梁祖堯的體會是:不要用呵護的眼光來看待失明人士,相處一視同仁和彼此尊重是最恰當。
他說想了解失明人士方法簡單,矇住眼睛生活 5 分鐘。「我試過矇住眼由朋友領跑,那段直路我跑到爛熟,但原來係好驚好驚,那種不安全感很大,所以覺得傅提芬好厲害。當你了解後,便知他們有何需要,將心比己,就不會出現唔俾導盲犬上車的舉動了。」
傅提芬——以盲救盲
傅提芬是香港首位完成馬拉松比賽的女失明跑手,視力無阻她健跑如常人,下了極大苦功。「因常受歧視令我心情跌落谷底,09 年嘗試參加渣馬跑 10 公里,接受魔鬼教練特訓兩個月。看不到東西跑步係好驚的,怕撞到燈柱、垃圾桶、人,無形壓迫感巨大。」勤加練習由不夠氣不夠力,終與領跑員齊齊克服,1 小時 11 分完成賽事。她自此覺得無事不可為,信心大增,身心也同時強化提升。
參加過無數大型馬拉松比賽的她,這次非洲賽事,感覺比之前的困難。「因為這裏 4 萬個跑手同時間出發,賽道亦可讓人自由出入,突然有人打橫過馬路都有,也有被其他跑手推我和絆到我的腳。這裏的氣氛好像開嘉年華會,有人以非洲文在我耳邊嗚嗚呀呀,因之前在馬里有恐襲,我聽起來像暴動。」
我懂手術枱上的心情
參加完慈善跑後翌日,傅提芬與梁祖堯到診所參觀砂眼手術,令她有一番深刻體會。當時是為一個伯伯做手術,期間梁祖堯為她作聲音導航解說,怎清毒怎落刀揭起眼簾都巨細無遺。「我一路聽,想想自已都曾是手術枱上的病人,於是代入了伯伯的角色,知道他會覺得痛、緊張,我跟領隊說,說一句非洲話叫他加油。」砂眼手術相對簡單僅需 20 分鐘,術後伯伯兩眼蓋上紗布,臉上露出笑容,傅提芬很替他高興。
傅提芬是慢性青光眼病人,16 歲發病,19 歲右眼已無法視物,之後左眼也失明,深明箇中感受。「我 4 歲已有 400 度近視,眼鏡厚如放大鏡,看不清楚黑板,直至上中學,右眼開始矇矓,我以為是所戴的隱形眼鏡所致,輾轉求醫終確診兩眼都有慢性青光眼,眼淚不住落下,醫生說有一日或會失明。」她為此共做了 4 次大手術,在眼內放置一些矽膠管狀物體,藉以控制眼壓,服用的去水藥物也有不少副作用,無論做幾多運動,總是手腳冰冷。
「出發非洲時我有個少少目標,因我曾受助過,有人教導我失明技巧,教我跑步,俾機會我工作才能投身社會,我希望能生命影響生命,回饋其他人,以我的故事鼓勵其他人。」
視力小偷青光眼
青光眼病人無分年齡界限,視力受損後無法復元,是香港頭號致盲殺手,佔失明率的 23%。患者雖以長者佔較多,但患有深度近視或遠視、曾經及目前正服用類固醇、有青光眼家族歷史、眼睛曾受創的人士,皆是青光眼高危一族。另外,一些患有系統性疾病如糖尿病、高血壓、偏頭痛的人士也有患上青光眼的風險。由於青光眼早期病徵不明顯,故有「視力小偷」之稱。
盡管目前青光眼無法痊癒,但只要能及早發現及接受適當定時的治療,病者亦可以保存視力。現在一般常用治療青光眼的方法包括:滴用眼藥水、激光手術、眼科手術或綜合各種療法等,令眼壓降至合適水平,避免視力進一步受損。
《香港經濟日報》
https://www.healthsmart.com.hk/article_details.php?lv1=issues&index=I123710
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