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FW] 10月眼庫之友 - 張國賢先生

10月眼庫之友 - 張國賢先生

                                                               成功接受眼角膜移植手術的張國賢,
                                                               懷著一顆感恩的心,積極回饋社會。



人生總會面對不同的困難與挫折。當中尤以疾病的煎熬,最讓人感到難耐。

當身體健康時,我們可能會為此不以為然;但當疾病悄然而至,措手不及的你會用甚麼樣的態度面對?
過往曾擔任病友組織 - 眼角膜關懷協會的主席,以及曾任大學講師的張國賢先生(Jonathan),曾飽受眼疾之苦十多年。唯Jonathan選擇以積極、樂觀的態度面對視力危機,更活出豐盛人生。

今天,Jonathan是博士研究生,並將於本港一政府資助的大專院校擔任總監(Director),主管院校的市場推廣。除事業上的發展外,多年來Jonathan亦積極參與本地的義務工作,當中包括眼庫的角膜捐贈教育活動,以及義務為本地的眼角膜病人組織服務。

另外,Jonathan更致力參與國內的社會服務工作。除為國內的大學義務擔任講師,曾修讀神學的他,亦曾與加拿大、美國等地的教會成員一同前往國內山區,為有需要的人服務,回饋社會。

圖左:Jonathan正參與眼庫的捐贈推廣活動,向一班中學生講解捐贈的意義,以及分享
其正面的人生觀。圖右:復明後的Jonathan,於國內的教會講解神學。


眼前笑意盈盈的Jonathan,一雙眼睛充滿神采,性格親切友善的他,談話時自信滿滿。很難想像他曾於十多年前,因其眼角膜的弧度突變而產生錐狀突起,令視力模糊不清,情況更持續了十多年;其後角膜上的疤痕亦越來越深,令他的視力每況越下,幾近失明。

幸而於1997年,他獲得由善心人士捐贈眼角膜,透過角膜移植手術,重拾寶貴視力。

Jonathan回憶說:「當時我患上的,是一種我從沒聽過的疾病名稱 -  錐形角膜(Keratoconus)。」

錐形角膜是一種較罕有的眼疾,每年的病例不多,成因不明。正常健康的眼角膜是呈弧形的,但錐形角膜患者的角膜卻突起如錐形狀,令角膜無法正確對焦。

當年被眼科醫生確診時,Jonathan只有二十多歲,時為1985年。這時候他剛於大專畢業後兩年,正努力為事業與未來打拼。當時年輕的Jonathan沒有想到,這眼疾將會為他帶來生活上種種的轉變。

世時雖無常,人生雖有很多事情不能控制,但我們仍可選擇如何面對這過程。Jonathan憑著堅毅的信念與努力,以及角膜捐贈者的愛心,跨越了人生障礙。

他的故事,見証著角膜捐贈的價值。同時,更鼓勵各眼疾患者,只要不放棄,仍可掌握幸福的人生。


黑暗相隨.靜待光明

於本港,錐形角膜並不是常見的眼疾;但於美國,每 2000人就有 1 人被診斷患上錐形角膜。錐形角膜是一種非炎性的角膜病變,患者的角膜會變薄、向外突起,令角膜弧度逐漸收縮成錐形,損害其聚光功能,令視力變得矇矓1

當角膜開始逐漸收縮成錐形後,會令患者產生的近視及遠視,更可造成過千度近視或散光,視力亦可能會不斷衰退,令影像變形,嚴重的病例更需要角膜移植。可是,因為這疾病的病情惡化緩慢,所以有很多錐形角膜的患者最初誤以為只是近視加深,並不知道其實已患上錐形角膜2

正因如此,Jonathan最初亦不以為然:「我是因考駕駛執照,始發現患上錐形角膜的,當時的我大約25歲吧。」

一般近視者與錐形角膜患者的最大分別,在於前者多發生於發育前,後者則發生於二十至三十歲左右,其近視及散光亦會明顯加深。「我自小是沒有近視和散光的。直至二十多歲時,始有近視和散光,當時的我並不知道這皆是患病的先兆。」Jonathan說。

「仍記得當時學習駕車,發覺自己看不清路牌指示,要瞇起雙眼才可看清事物,於是「考牌師傅」建議我配眼鏡;但其後我的近視度數持續加深,散光很嚴重,於是看眼科醫生作詳細檢查,始知患上了錐形角膜。」Jonathan回憶道。

於檢查後,當時醫生建議Jonathan暫時無須進行角膜移植手術,但須配戴特製的硬式隱形眼鏡來矯正視力。配戴這些硬式的鏡片雖令他的視力改善不少,但卻為其帶來很大程度的不適和不便。

Jonathan說:「於80-90年代,這些硬式鏡片皆是很厚、不透氣的,加上我的角膜弧度異常,令配戴時很不舒服,像長期「有沙」於眼內。另外,由於我的角膜弧度經常改變,很多時候會令隱形眼鏡「吸住」眼球,不但感覺很辛苦,更會對眼睛有所損害。」   

錐形角膜患者最常面對的,是因病人角膜弧度的改變而令硬式隱形眼鏡經常脫落。

Jonathan笑謂:「太太已成為拾鏡片專家了!」

鏡片脫落可是不能控制的,他仍記得曾在不同的地方發生,包括在街上、地鐵月台、辦工室等。他笑說,當年也曾擔心於婚禮進行時鏡片脫落呢!「每次當鏡片掉下到地上,鏡片也就報銷了。」Jonathan說。

圖:家人的支持,對面對人生低潮的病人而言,非常重要。尤幸Jonathan擁有一個溫暖的家,
結予他無比力量。圖為Jonathan與(右)長子Joshua和(中)幼子Joseph一同參與「香港眼角膜
關懷協會」的活動,前往鴨洲郊遊。

眼睛的問題雖為他帶來困擾,但堅毅的Jonathan,仍選擇於工餘時修讀MBA碩士課程,當時是1986年。這只因他一直深信,只要努力克服困難,自己也可與視力正常的人無異。

「只要你願意踏出第一步,凡事皆可能。」樂觀的他說。

當時的他,更參加了香港Outward Bound(香港外展訓練學校) 的Outdoor Leadership Program (戶外領袖訓練計劃),挑戰自己的體能:「記得那時候連續18天在海上。由於須每天下水,因此配戴護目鏡以防隱形眼鏡脫落。」當時他的眼睛雖十分不適,但疾病並沒有阻擋他參與活動。

雖然早期配戴特殊的硬式隱形眼鏡,為他帶來不便及眼睛不適,但至少保住尚餘的視力,讓他可在職場上繼續拚博,以及照顧家人。

可是這情況只維持了約9年,他的眼疾隨後變得更差了。

「隨著角膜的疤痕越來越多,視力亦變得越來越差。最辛苦的是,有時候當眼睛發炎通紅,便兩隻眼也看不清東西,不但不能上班,更影響日常生活。」幸而在他最感失落的時候,憑著太太的支持,以及個人信仰的寄託,才讓他倍感安慰。 

在這時候,若只單靠配戴特殊鏡片或硬式隱形眼鏡,已無法幫助他進行日常工作了。因此,當時眼科醫生建議他輪候角膜捐贈,並接受角膜移植手術,才可復明。

Jonathan說:「那時候很渴望接受移植手術。因這是唯一有效治癒眼疾的方法,是我當時復明的希望所在!」


感謝你,我的捐贈者

最終於1997年,Jonathan獲得由善心人士捐出眼角膜。

至今他仍記得於移植手術後,醫生為他拆開紗布的一刻:「當醫生為我拆開眼前紗布時,我便發覺視力有明顯的改善了!很辛運地,我只需在移植後的首年使用抗排斥眼藥水,之後便無需再使用任何藥物。」

視力好轉,讓他體會到捐贈角膜,確能改變病人的一生:「於手術後,隨著視力的恢復,工作上的信心亦大大增加,日常生活也方便多了。」Jonathan笑說。

不經不覺,現距當時的移植手術已十五年。對於捐贈者及其家屬的愛,Jonathan一直心存感恩。當時於完成手術後,他曾寫一張心意卡,並交予眼庫的職員,希望其代為交給捐贈者家屬,以表謝意:「捐贈角膜及器官是一件很偉大的事。現在香港市民對捐贈的接受程度,比從前增加了不少,這實是可喜。」

自己既曾受惠,善心的Jonathan也不忘施予:「我早已簽署器官捐贈卡,希望將來也能幫助有需要的病人。捐贈助人是很值得鼓勵的,我也很願意把我的故事與別人分享,希望讓更多市民明白捐贈的重要姓。」


我的人生下半場

不少成功接受眼角膜或器官移植的病人,也會因著手術後的重生,對生命有更深層次的感受。

同樣地,視力失而復得的Jonathan,從此對生命的意義,抱有更廣闊的看法。

在1997年,Jonathan不但喜獲角膜移植的機會,這一年亦是他人生的分水嶺。當時漸漸康復的Jonathan,因著自己的宗教信仰,加上一顆渴望回饋角膜捐贈者的愛心,希望憑著自已的工作經驗及能力,回饋社會。

基於這些原因,於接受移植手術後,他從工作了十多年的私營企業,毅然跳進一個完全不同的領域 - 非牟利機構。當時他願意放棄優薪,轉職至薪酬不多的慈善機構工作。他更開始對社會企業及慈善機構的工作產生與趣,並報讀有關研究慈善捐贈及社會企業的博士課程。

他笑言:「當時慈善機構的薪金只是從前的4分1,比以前我在電訊公司的薪酬少很多。曾有「獵頭公司」跟我說不值得,表示可惜。但於我而言,這是一個很重耍的使命!」

除事業上的轉變外,Jonathan更參與不同地域的的義務工作,希望幫助更多有需要的人。

於2002年至2005年,他曾兩度義務擔任「香港眼角膜關懷協會」的主席。「香港眼角膜關懷協會」是一個由角膜病人組成的病人自助組織,其運作由會內的病友負責,通過「過來人」的關懷及資訊交流,為病人帶來支援。在任主席期間,Jonathan致力發展會務,例如於有限的資源下,向社會福利處爭取資助聘請半職員工,讓組織得以發展;更編引書刊,加強病友間的聯繫。


圖:於2003年,時任「香港眼角膜關懷協會」主席的Jonathan,為活動擔任講者。


現時Jonathan雖已離任主席職位,但仍義務參與會內工作。例如他會翻譯美國 “National Keratoconus Foundation”(國立的錐形角膜基金會)刊物的一些文章,轉載至角膜會的刊物當中,讓本地病友也可了解最新的角膜疾病資訊。


圖:這是“National Keratoconus Foundation” 的2012年夏季號刊物,於首頁刊登了Jonathan
的投稿。文中他與美國的錐形角膜病友分享自己的經歷與故事。Jonathan也是“National
Keratoconus Foundation”的海外會員之一。
 

Jonathan的義務工作並不局限於香港。近年,復明後的他更前往中國內地,為國內有需要的人的服務,包括於重慶工商大學作義務客席授課,教導學生有關工商管理的知識;也曾聯同海外教會的外藉人士,到廣西山區宣道及從事慈善服務,幫助貧困的人。



圖:Jonathan為重慶工商大學作客席教授,向學生講述成為市場領袖的要訣。


眼角膜捐贈者及其家屬的善行,不只為Jonathan帶來光明,更賦予他樂善助人的能力與機會。
透過角膜捐贈,讓受惠的不單是Jonathan,更包括他曾服務過的有需要人士。Jonathan展露燦爛的笑容,說:「我只希望在有生之年,能繼續做有意義的事,那便心滿意足了。」


不放棄.自有出路

和Jonathan傾談是一件樂事,你會感受到他的正能量,以及對人生積極的看法。因此不難怪現在的他,希望以捐贈者給予他的寶貴視力,活出有意義的人生。

「當時視力突然出現問題,讓我明白到,勿視一切是理所當然。可能曾經歷一段「看不見」的日子,令我很明白病人的無助與壓力。」Jonathan說。

雖然人生常有不如意的事,但只要常存信念,總有出路。

Jonathan說:「你知道嗎?每個人也是獨特的,因此只要不放棄,總能找到自己的「定位」。」

真正的「定位」,有時候可能不好找,因每個人的不足或身體上的缺陷,可能把自己也蒙閉了,看不到自己的長處和力量所在。

Jonathan以力克(Nick Vujicic)的經歷來作比喻:「力克天生無手無腳,他小時候甚至想自殺。但他勇於面對身體殘障,熱愛生命的他,如今已經是一名演講大師。只因他不放棄,繼續向前,終達成個人理想。」生於澳洲的力克,克服了身體上的缺憾。他懂得游泳,打高爾夫球、衝浪。他更創辦「沒有四肢的生命」(Life Without Limbs)慈善組織,鼓勵更多的人,以勇氣及信念面對逆境。

3:力克曾於2009年來香港,與香港市民分享他的成長經歷及心聲。



Jonathan說 :「雲上有彩虹,撥開雲霧,終會見到清天!」Jonathan對生命的感悟,讓我們明白到只要自強不息,生活中的逆境與低潮,終可一一克服,覓得光明出路。


參考資料:
1-2: http://www.eyebank.org.hk/hk/class/know_more_detail.php?id=131&subMenu=1 
3: http://www.lifewithoutlimbs.org/



-- 完 --




http://www.eyebank.org.hk/hk/aboutleb/listing_detail.php?id=227&subMenu=1



留言

這個網誌中的熱門文章

[FW] [PTT] [閒聊] 一輩子最後悔的是使用軟式隱形眼鏡

作者 nininana00 (nina...很開心?不是鮮?/) 看板 WomenTalk 標題 [閒聊] 一輩子最後悔的是使用軟式隱形眼鏡 時間 Fri Feb 23 15:42:53 2018 我今年27歲 使用軟式隱形眼鏡將近12年 目前眼睛開始畏光、無法對焦、容易頭暈、配新眼鏡還是無法看得很清楚,要開始賺錢買 藥 像我是非常需要眼睛器官來生活、工作、娛樂、交友、吸收新知與對他人展現尊重的行為 的 可能你會說你不戴超時、認真清潔、定時去蛋白等,但你不否認還是偶爾會有不舒服和發 炎 角膜在長期使用軟式隱形眼鏡後 即使拔掉後沒事,但其實已經產生不良後果與角膜變異。簡單來說在重複的戴戴、拔拔中 , 很少發炎、不舒服的我,大概沒有注意到眼睛不舒服在抗議,到現在已經都沒戴隱眼一陣 子 另外新生血管與乾眼症等容易引發發炎、癢、畏光、流淚等太常見就不說了 這是戴隱形眼鏡必然的結果,無論日拋月拋,更慘是還使用彩拋或是放大片,這些產品昂 讓 眼睛看不清楚、還沒30眼睛開始退化、還沒40眼睛得老花等 都是身邊朋友戴隱眼的後遺 症 總歸一句:丟掉軟式隱形眼鏡! 如果不得已一定要用隱形眼鏡,請務必去配硬式的!硬式也可以像沒近視那樣好看,只是 他 總之,愛漂亮也不要忽略眼睛健康,常常看到商店的櫃哥櫃姐戴放大片一眼發炎或充滿血 絲 請大家 買硬式 買硬式 買硬式 戴眼鏡 戴眼鏡 戴眼鏡 這兩個都是可以的,一開始都不要碰軟式隱眼最好! 想當初因為學生經費配置上覺得軟式便宜才購買,但長期來看,一副至少可以用三年 500 0? 為了大家的眼睛健康,求求大家不要再戴軟式了! 希望在這裡和各位年輕、健康的角膜擁有者分享,用一個曾經我也是健康的角膜擁有者角 度留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來自: 101.15.5.236 ※ 文章網址: https://www.ptt.cc/bbs/WomenTalk/M.1519371776.A.ABD.html → O187 : 硬式就不傷? 02/23 15:50 推 MissFaye : 還能雷射嗎?不行的話戴眼鏡吧 02/23 15:50 推 Leesanity : 02/23 15:51 → nininana00 : 軟式含水會吸走眼睛水分導致眼疾,硬...

[FW] 近視雷射手術│PRK Lasek Lasik

NOV  30  FRI  2012  近視雷射手術│PRK Lasek Lasik  分享:       *♡*♡*♡*♡*♡*♡*♡*♡*♡*♡*♡*♡*♡*♡*♡*♡*♡*♡*♡*♡*♡*♡*♡*♡*♡*♡*♡*♡*♡*♡*♡*♡*♡*♡*♡*♡*♡*♡*♡*♡*♡* [ 以下照片有些是素顏 請勿驚嚇  >”<] 戴了 26 年的眼鏡,先天遺傳的高度近視加上弱視,身為女孩兒的我,脫下隠形眼鏡後就是要戴著一副厚重的眼鏡,就這樣跟著我 26 年,在還沒做近視雷射手術前我的鏡片度數為左眼近視 1200  閃光 300 +  右眼近視 1250  閃光 250 度  [ 在散完朣後測量也是這樣的度數 ] ,在沒散朣之前機器測量裸視二眼鏡視其實都高逹 1,400 度,因為我在 2007 年時配眼鏡覺的 1200 多度的其實我就看的到了,沒有配到完全看的清楚的狀態。在這裡順便說一下,在我 17 歲時到國泰綜合醫院找林思源醫師,醫師建議我戴硬的 BOSTON 穩形眼鏡來校正散光,原因是因為我當時閃光颰到左眼 425 度而右眼也到 400 度,閃光太高導致我的視網膜即將有破洞,所以我補過二次視網膜,我每年都會去做一到二次的視力檢查跟眼底檢查,所以在我配戴硬的隠形眼鏡三年後,閃光的確有明顯的改善,降到現在的左眼 300 度右眼 250 度,因為我天天戴,一到三年內真的就有效果,雖然硬的 BOSTON( 視全 ) 隠形眼鏡最高等級高透氧的一副要價 7500 左右,但是閃光減輕了許多,也很值得。 硬式穩形眼鏡的優點缺點請見這篇 *♡*♡*♡*♡*♡*♡*♡*♡*♡*♡*♡*♡*♡*♡*♡*♡*♡*♡*♡*♡*♡*♡*♡*♡*♡*♡*♡*♡*♡*♡*♡*♡*♡*♡*♡*♡*♡*♡*♡*♡*♡* 平時戴的眼鏡的鏡片,我使用超超超薄的塑膠鏡片比較輕 [ 注意是三個 ” 超 ”) ,光鏡片就要 8,000 大洋,配好一付眼鏡也都要破萬的了,再者就是我的鼻子被厚重的眼鏡壓了二道痕跡,戴了 26 年留下來的,不認識我的人都會以為我的鼻子是整型做出來的 [ 囧 ] ,而且已經有不少人問我說為什麼不去做鏡...

[FW] 高雄。黎明眼鏡。驗配硬式隱形眼鏡心得+十年經驗分享

話說將將配戴硬式隱形眼鏡默默地也十年了 最近身邊剛好有兩位朋友第一次配戴硬式隱形眼鏡 詢問我一些經驗和心得 加上我的硬式隱形眼鏡又意外地掉了!!!(杯具) 想說配戴這十年來,心得和繳的學費也算不少 上來分享一下~ 配戴硬式重要的是評估弧度和直徑的技術,過程很繁瑣, 所以如果去一般連鎖眼鏡行,大部分都會勸退 「現在比較流行軟式,很少人在戴硬式啦」(鄙視的口氣) 「硬式戴起來很不舒服喔!!」(威脅的口氣) 「硬式很危險,你想想一片玻璃在你眼睛裡破掉的樣子!!」(驚恐的口氣) 以上都是聽朋友說的真實案例 強烈建議去專門驗配硬式隱形眼鏡的店家或診所驗配 將將配戴硬式隱形眼鏡大概換過三副, 第一次配是在十年前,完全沒有做功課, 覺得有醫生加持的眼鏡行應該比較值得信賴, 就選擇了新莊藍主任眼科裡的附設眼鏡部, 因為歷史久遠已經不太記得配戴的過程, 只記得問了很多問題(像是洗眼鏡要滴幾滴水),問到驗光師有點不耐煩(我的錯)。 中間掉了兩次,因為有了硬式隱形眼鏡後, 將將就沒重配過一般眼鏡了,沒有一般眼鏡可以暫時替用, 所以直接請眼鏡行依舊的度數資料重做。 第三副重配時,貌似我前兩次掉都是掉同一眼, 以致於我另一眼已經使用了五年多,鏡片已經變形, 造成我的角膜也跟著變形,之前的弧度已經不適用了。 所以說硬式鏡片還是有壽命,過了兩年還是送回原廠檢查一下 照理說,要驗配硬式應該要讓眼睛休息一個禮拜沒戴硬式, 若有戴軟式也要休息一天, 不過因為我沒有一般眼鏡可以使用, 高度近視外加散光,買個臨時的軟式也很貴, 所以就硬要驗光師幫我配, 結果當然是不盡理想。 只記得眼球的弧度怎麼戴都不甚清楚,一直送回去工廠修都修不好, 後來就懶得追究了,降默默地也戴了四年(壞榜樣不要學我) 這次重配,開始懂得做功課,找了ptt上好評不少的 黎明眼鏡行 地址:高雄市鳳山區中山東路64號1樓 電話:07-747-4287 (要驗配硬式隱形眼鏡因過程約2小時,務必預約) 新裝潢,內部很乾淨舒適 本想拍個過程照片來分享,不過黎明眼鏡行表示是商業機密,不太方便.... 只好用口述的:...